close

萬子翟

忠孝誥(本忠孝誥出自三十二卷全書)

忠孝誥(本忠孝誥出自三十二卷全書) 無我子忠孝誥序吾夫子志在春秋。

行在孝經。

春秋忠也。

孝經孝也。

可知聖賢以忠孝為本矣。

世之議二氏者。

動曰無君臣父子之倫。

孰知慈腸覺世。

有功社稷。

一子得道。

九祖昇天之不誣耶。

故呂祖言無不忠孝之神仙。

無不忠孝之佛祖。

離忠離孝。

非佛非仙。

嗚呼盡之矣。

朱子輯小學。

采錄忠臣孝子事實。

然亦未能盡載。

茲誥選古來精忠至孝。

三十六人。

又七十二人。

可謂備矣。

抑又嚴矣。

各係以讚。

或檃括生平。

或標舉一節。

各極其趣。

如箴如銘。

如樂府古詩。

昔王世貞謂李東陽樂府。

自是天地間一種文字。

此足當之。

若馬融僭作忠經。

以配孝經。

固法言中說擬論語之比。

唐玄宗表章孝經。

獨遺閨門一章。

亦未能以孝治。

吾觀呂祖之自讚曰。

莫大神通。

全在忠孝。

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

是呂祖忠孝神仙也。

今作此誥。

現身說法。

欲天下萬世之人。

無不勉為忠孝完人也。

世人無不願見呂祖矣。

試還而自問。

果夙興夜寐。

吾忝爾所生否。

果夙夜匪懈。

以事一人否。

苟無慚於君父。

即可以對呂祖。

雖不見。

見也。

不然。

戎服講老子。

北向誦孝經。

其效何如。

雖日誦此誥。

有何是處。

                    義陵劉體恕敬序 重刻忠孝誥序 宇宙間。

可以感天地。

格神明。

令見者敬。

聞者慕。

名萬古而不朽者。

曰忠臣。

曰孝子耳。

然忠而不誠。

是謂偽忠。

孝而不誠。

是謂偽孝。

去偽求純。

以誠為至。

蓋誠則篤。

篤則純。

不見為忠。

在在皆忠。

不見為孝。

在在皆孝。

大哉孚佑帝君。

忠孝寶誥一書。

言言玉律。

字字金科。

自舜文周孔四聖人而下。

大忠若而神。

至孝若而神。

列其名號。

讚其實行。

無非為天下萬世勉其忠孝也。

即無非為天下萬世。

防其不忠孝也。

蓋天下萬世之人。

皆秉天地正氣以生。

靈異萬類。

所宜保合各正。

側身修行。

於君則忠。

心心報國。

於親則孝。

念念承懽。

而且兢兢乎不忠之非孝也。

黽黽乎移孝以作忠也。

進思退思。

而忠不自覺。

明天察地。

而孝不自知。

斯乃純哉其忠。

純哉其孝。

名當時而傳後世。

誰不曰某某忠臣。

某某孝子耶。

今姚子方昇。

請刊行世。

呂祖親降寶壇。

用伸嘉勉。

時蒙呂祖竝蘇真同賜臨覽。

蔣子正校。

又以序請於上。

許之。

以命余書。

余喜祖教之盛於此也。

諸子存心立行之。

以忠孝自期也。

故刊行訓世。

廣為傳播。

有如姚子。

善不獨善。

多方引人。

有如蔣子。

二子奉教之心。

其殆誠而篤矣。

請刊請序。

此誥以行。

果有虔誦敬禮之士。

宣揚於口。

領悟於心。

身體之。

力行之。

勿隣偽忠。

勿涉偽孝。

各自奮勉。

抵於純誠。

則生為忠孝完人。

殁為忠孝名神。

有不感天地。

格神明於宇宙間者。

余未之前聞。

桂香殿外奏宣天下善冊。

                    御史大仙卿史大成敬序 正陽帝君忠孝誥序天地一大蘧廬也。

宇宙一大劇場也。

山川嶽瀆。

一大鋪張也。

日月雲霞。

一大景色也。

鳥獸草木。

一大妝點也。

人處其中。

生死壽夭。

富貴貧賤。

吉凶悔吝。

妻財子祿。

一大夢幻也。

古往今來。

歷年千百。

寒暑推移。

少壯老死。

一大瞬息也。

然數窮則變。

德厚則悠。

名節完人。

雖死猶生。

即天地混沌。

日月晦明。

山川崩竭。

草木萎榮。

而至德所昭。

大義所著。

歷百千萬劫。

亦永存而不替者。

娑婆世界。

人事茫茫。

苦海無邊。

眾生碌碌。

或矢志空虛。

置身於渺漠之鄉。

或矯情干譽。

居然為學道之人。

無父無君。

不忠不孝。

甚而似是而非。

猶豫於中。

以刻薄為嚴明。

以迂愚為忠厚。

滾滾紅塵。

相胥陷溺。

昏昏習俗。

共墜輪迴。

吾友純陽子。

念世教之衰微。

憫蒼生之矇昧。

特揭忠孝。

以正人心。

宣寫頒行。

廣佈人間。

其立言本意。

必酌精忠純篤。

至孝無黍者。

方得入誥。

如少有瑕疵。

則不與焉。

所作忠誥七十二位。

孝誥三十六位。

凡六卷。

每卷俱有發明。

此皆人世所共見共聞。

彰明較著者。

其餘事跡隱晦。

出處罕知。

皆不悉贅。

以是而知超凡入聖。

成佛登仙。

莫不由於倫紀綱常之際。

以為進德修業之基也。

其有裨於世道人心。

豈淺顯哉。

是為序。

  忠孝誥總論純陽子曰。

混沌之初。

未有物。

先有道。

既有道。

即有物。

道無形。

物有形。

有形之物。

必載無形之道。

何物無道。

何道離物。

因物命名。

因名思義。

因義知道。

名歸物。

物歸義。

義歸道。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合而言之。

何物。

何名。

何義。

總括之曰道。

無道即無物。

無物即無名。

無名即無義。

道也者。

在天地未生之前。

即在天地既生之後。

道亦一物也。

天地亦一物也。

萬物總一物也。

一物分萬物也。

洪荒初闢。

天地生而萬物生。

萬物生而人最靈。

故易曰。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有男女然後有夫婦。

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有父子君臣。

然後有忠孝之名。

蓋人未生之前。

漠然無朕。

而道在於天地。

人既生之後。

秉氣成形。

而道即蘊於性中。

是天地之道。

俱在人身。

無有參差偏漏。

無有阻礙間斷。

舉一身之心思耳目手足。

鼻息脈絡筋骨。

宰於心而發於意。

發於意而形於事。

本身一天地也。

天地一太極也。

太極一無極也。

於以知道中不止於忠孝。

而忠孝為行道之始。

孝又為忠之始。

忠孝之德。

自賦質之時。

蚤已具於性中。

宜人人為孝子。

為忠臣。

人人為孝子。

則世永無忤逆之事。

人人為忠臣。

則世永無反亂之日。

乃天運不常。

人心多故。

胞胎之時。

忠孝之心渾然焉。

嬰孩之時。

忠孝之心油然焉。

及長而嗜欲惑其心。

妻子變其心。

財帛搖其心。

爵祿動其心。

得失橫其心。

利害間其心。

而忠孝之良能。

已盡失其本來矣。

使予今日。

欲世人生而為忠臣孝子則難。

勸世人學而為忠臣孝子則易。

至於學之之法。

當讀書以明其理。

持敬以養其心。

積誠以動其意。

舉念以察其私。

獨行獨寢。

如君親之臨也。

一行一動。

如君親之訓也。

入而家庭。

出而朝廷。

竭其力而不敢自以為孝。

人自稱其孝。

致其身而不敢自以為忠。

人自稱其忠。

然忠孝未有不相因者。

古云求忠臣於孝子之門能孝即能忠。

能忠必先孝。

雖成名各有不同。

或以忠顯。

或以孝顯。

要其理則一也。

故純忠純孝。

非生知聖人不能。

而大忠至孝。

智愚皆可勉至。

所謂純者。

全體大德。

至精至微。

無絲毫間議。

天地以道付我。

我即以道全還於天地。

天地且賴其參贊化育。

其殆聖之神乎。

所謂大與至者。

就其大段而言。

忠行孝德。

膾炙人口。

天地以道付我。

我無愧於天地之道。

且有功於綱常名教。

其殆賢人以上者乎。

神聖不可妄希。

賢哲宜為效法。

庸常之道。

功不求之遠。

而求之近。

事不取之難而取之易。

同為天地所生之人。

彼則神靈千古。

已則湮沒無聞。

於此當大加猛進。

欣然改過。

每見世之人。

學佛學仙。

發心發願。

苦加修行。

一念之不忠孝。

仙佛即時棄絕。

妄廢其功。

蓋古今無不忠孝之神仙。

無不忠孝之佛祖。

仙佛必自忠孝中來。

木有根。

水有源。

離忠離孝。

非佛非仙。

余特為世人指出。

忠孝之至。

可以格天地。

可以泣鬼神。

可以動風雷。

可以致雨雪。

可以蹈江河。

可以開金石。

可以化鳥獸。

可以感草木。

可以遺子孫。

可以為賢聖。

可以成佛仙。

報應無窮。

功德無量。

余因作忠孝之誥。

舉此忠孝之神。

果有信心者。

朝夕拜誦。

熟之於中。

見之於事。

余必偕眾神臨壇聽誦。

以佑斯人。

以成善果。

以致吉祥。

福神長照。

災禍不臨。

豈不善哉。

豈不善哉。

 忠誥上卷 純陽子曰。

盤古首出御世。

宇宙於是有天子。

天子者。

承上帝好生之意。

統率海內。

以育群黎。

以養萬物也。

有天子。

則必有公卿百職事之人。

承天子好生之意。

以明政教。

以肅紀綱也。

故上帝知天下之不可一日無君。

一日無君。

則群盜蜂起。

奸宄生心。

倫常倒置。

強暴吞凌。

上不知天。

下不知地。

中不知人。

依然血食而木居。

依然混沌而無分。

必擇一人畀以天下之大任。

其祖宗積功累仁。

其本身修德行義。

而後奮然崛起。

名分正。

時候至。

民心順。

歷數歸。

上帝傾心以向之。

多方以佑之。

艱難以啟之。

太陽太陰為之明。

風伯雨師為之和。

河嶽山海為之奠。

麒麟鳳凰為之遊。

五行五土為之正。

八音八律為之調。

而況於人乎。

而況於受其職。

而食其祿乎。

然治世少而亂世多。

賊子多而忠臣少。

則以天澤之誼不明。

君臣之義不講。

僭妄之念不戒。

侈慾之行不謹。

古人之惡不鑒。

古人之善不師。

卒之身首異處。

妻子為戮。

宗族陵夷。

家祀不保者。

皆此不忠所致。

可勝歎哉。

余今為世人說忠。

夫忠一理而人各途。

朝廷之上。

有王侯之忠。

有卿相之忠。

有臺諫之忠。

有師傅之忠。

有百職事之忠。

宮闈之內。

有后之忠。

有妃媵之忠。

有宦寺之忠。

邊疆之際。

有將帥之忠。

有戌卒之忠。

四海之中。

有督撫之忠。

有有司之忠。

有隸役之忠。

有士之忠。

有農之忠。

有工之忠。

有商之忠。

王侯聞召即朝。

守地惟謹。

則忠。

卿相而引登賢俊。

燮理陰陽。

則忠。

臺諫而犯顏敢諍。

開陳利害。

則忠。

師傅而格其非心。

引以至道。

則忠。

百職事而各盡己責。

勞於王事。

則忠。

后而夙興夜寐。

無干政事。

則忠。

妃媵而有寵不驕。

小心事后則忠。

宦寺而服飾供御。

灑掃應接則忠。

將帥而義勇奮激。

行陣分明則忠。

戌卒而戰則努力。

居則退屯則忠。

督撫而察貪去酷。

奠寧四境則忠。

有司而清理民情。

禁止奸宄。

則忠。

隸役而勤勞為念。

方便為心。

則忠。

士而敦篤人倫。

以倡凡庶。

則忠。

農而三時無失。

早輸國課。

則忠。

工而朝夕作勤。

居肆成業。

則忠。

商而有無相易。

逢關必稅。

則忠。

朝廷不治者。

王侯卿相臺諫師傅百職事之不忠也。

宮闈不治者。

后與妃媵宦寺之不忠也。

邊疆不治者。

將帥戌卒之不忠也。

四海不治者。

督撫有司隸役士農工商之不忠也。

為忠之事。

為忠之人。

難以枚舉。

普天之下。

莫非王上。

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不獨受顯爵者。

當為忠臣。

即一官半職。

亦當為忠臣。

不獨在朝者。

宜為忠臣。

即荒陬海澨。

亦宜為忠臣。

說此十七以勸世人。

世人本忠者。

聞之而欣然感。

世人不忠者。

聞之而惕然懼。

則賊子潛消。

忠臣日出。

宇宙太平。

一世治。

萬世治。

萬萬世治。

長治而不亂者。

忠為之也。

忠誠大矣哉。

純陽子說忠誥上卷畢(說此十七者。

即上文王侯之忠。

以下共有十七等。

)    虔誠有請眾忠神來臨。

曰。

    志心朝禮(以下頌每一神真均三拜)旋乾轉坤。

純忠純孝。

揖讓大德神聖。

有虞大舜帝。

無極至尊。

配天合地。

純忠純孝。

作述大德神聖。

周西伯文王。

無極至尊。

定禮成樂。

純忠純孝。

制作大德神聖。

魯國周公。

無極至尊。

傳道正德。

純忠純孝。

大成大神大聖。

先師孔子。

無極至尊。

     志心皈命禮(以下各一拜。

各有讚曰。

)承相比干大忠神。

彼紂而昏。

惡聞直論。

諫臣既死諛臣尊。

剖心之後國何存。

清惠侯伯夷大忠神。

首陽山。

去採薇。

周八百。

與心違。

暴易暴。

我安歸。

仁惠侯叔齊大忠神。

西山西山。

一去不還。

周既入啇。

生亦厚顏。

衛大夫石碏大忠神。

大義滅親。

安國安民。

衛大夫甯俞大忠神。

賂醫進食。

得全吾君。

時當無道。

其愚絕群。

趙客程嬰大忠神。

岸賈怒。

兒在袴。

不敢啼。

趙氏數。

欲雪冤。

死非莫。

趙客公孫杵臼大忠神。

立孤難。

死亦難。

公曰易。

岸賈見之心膽寒。

鄭大夫公孫僑大忠神。

誰殺之。

誰嗣之。

謗有時。

頌有時。

子產有辭。

諸侯賴之。

越大夫范蠡大忠神。

會稽事。

與君憂。

滅吳日。

令臣愁。

                   五湖遊。

五湖遊。

君恩常似五湖秋。

三閭大夫屈平大忠神。

作離騷。

山鬼啾啾徹夜號。

懷沙死。

莫言勞。

安平君田單大忠神。

出奇兵。

火牛征。

龍文五色生。

七十餘城盡太平。

天下士魯仲連大忠神。

天下士。

不帝秦。

燕將書。

豈是真。

趙上卿藺相如大忠神。

十五城。

璧禍生。

澠池上。

鼓瑟聲。

完璧擊缶秦王驚。

秦大夫茅焦大忠神。

解衣諫。

秦王盼。

臣死素辦。

母子不可間。

畱侯張良大忠神。

用漢王。

報韓亡。

博浪沙中張子房。

大中大夫賈誼大忠神。

王墜馬。

鵬至家。

治安策上後。

哭殺賈長沙。

承相申屠嘉大忠神。

殿上慢。

弄臣慣。

檄召通。

文帝患。

江都相董仲舒大忠神。

道繼周孔。

學貫天人。

中郎將蘇武大忠神。

飲雪似嘗湯。

吞氊如食豢。

單于不久畱。

天子得帛雁。

營平侯趙充國大忠神。

總三軍。

智勇聞。

塞下粟。

莫如屯。

槐里令朱雲大忠神。

檻可折。

佞臣之頭不可畱。

下從龍逢比干遊。

司隸鮑宣大忠神。

慷慨陳言。

髡鉗至寃。

誰救司隸。

來集此旛。

東郡太守翟義大忠神。

戰而勝。

漢之福。

戰不勝。

死瞑目。

食君之祿毋得縮。

忠侯馬援大忠神。

老將征蠻。

生度鬼門關。

銅柱勳高不可攀。

定遠侯班超大忠神。

玉門關。

玉門關。

投筆封侯幾時還。

東郡太守臧洪大忠神。

徒跣請兵。

與洪同死。

不與將軍生。

北海太守孔融大忠神。

北海牧。

電如目。

當時事。

盡堪哭。

寧為漢死。

羞為曹僕。

武侯諸葛孔明大忠神。

操如鬼。

公似龍。

二十八宿列心胸。

七擒六出少追蹤。

漢壽亭侯關羽大忠神。

讀春秋。

秉燭防嫌大節畱。

桃園不似舊。

空畱遺恨滿荊州。

征南大將軍羊祐大忠神。

緩帶輕裘。

名士風流。

彭澤令陶潛大忠神。

五柳先生。

東籬花發一壺傾。

處士墓。

表晉名。

平章事褚遂良大忠神。

撲殺此獠。

佳兒佳婦恨難消。

當年顧命不終要。

血泪灑天朝。

梁公狄仁傑大忠神。

后而帝。

古今稀。

六博一局賭朝衣。

片語轉危機。

堂堂宰相正邦畿。

始興文獻公張九齡大忠神。

文章事業一人足。

特上千秋金鑑錄。

曲江風度何人續。

廣州都督宋璟大忠神。

鐵石心腸。

賦得梅花滿鼻香。

鄴侯李泌大忠神。

懶殘懶殘。

十年宰相令人寒。

夜深明月冷蒲團。

白衣去。

紫衣還。

汾陽王郭子儀大忠神。

用爾誠。

去爾智。

赴虜止單騎。

睢陽張巡大忠神。

睢陽睢陽。

士卒無糧。

羅雀雀盡。

殺妾妾亡。

死為厲鬼。

制賊猖狂。

睢陽南霽雲大忠神。

斷指請兵。

愧殺進明。

男兒仗義。

視死如生。

忠節公顏杲卿大忠神。

牧羊奴。

犯西都。

十七郡。

應聲呼。

魯公顏真卿大忠神。

歷三朝。

白髮蕭蕭。

氣節孤標。

八十年來大限交。

忠魂何處招忠烈公段秀實大忠神。

仗忠節。

心如鐵。

笏擊賊。

頭顱血。

謀不成兮臣命絕。

文公韓愈大忠神。

一封章。

貶潮陽。

霧開光。

鱷潛藏。

藍關上。

費思量。

晉公斐度大忠神。

破蔡功奇。

撫蔡心慈。

勳高華夏。

名播外彝。

宛平劉蕡大忠神。

宦寺廢君如逐鹿。

一字還當一痛哭。

直言下第不須愁。

滿朝卿相抱頭縮。

韓國公富弼大忠神。

兩國盟。

一字爭。

使臣膽。

大宋聲。

萊國忠愍公寇準大忠神。

立功難。

立功難。

功成謗起令人寒。

                       雷州猶有寇公屋。

滿目森森圍綠竹。

百姓過之俱一哭。

魏國忠獻公韓琦大忠神。

立二帝。

相三朝。

寒西賊。

阻青苗。

事業昭。

潞國忠獻公文彥博大忠神。

白髮蕭蕭 執紀綱。

恩隆十日詣都堂。

                       文盡職。

武安疆。

四海春風到處揚。

河內公司馬光大忠神。

生平無事不堪傳。

走卒兒童識大賢。

                     一自宣仁晏駕後。

黨入碑樹淚涓涓。

汝南文正公范仲淹大忠神。

一家哭。

一路哭。

貪吏終朝剝人肉。

                         甲兵滿腹。

西賊聞之心膽縮。


萬子翟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98495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玩樂天下 的頭像
    玩樂天下

    玩樂天下

    玩樂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